当前位置:首页 > 人际关系 > 咨询关系的作用机制是什么

咨询关系的作用机制是什么

2025-05-10 04:40:17 [婚恋情感] 来源:重庆国月凯

根据江光荣的咨询制归纳,有关咨询关系的关系作用机制的理论假设主要有三个来源:第一是以人为中心理论;第二是社会影响理论;第三是依恋理论。

(一)以人为中心理论

按照以人为中心理论,用机咨询关系的咨询制作用主要在于它促进了来访者的自我探索,进而促进了来访者的关系一致性,即来访者的用机感受和体验、这些感受和体验在意识中的咨询制表征以及来访者对它们的表达这三者之间的一致程度。在罗杰斯的关系概念体系里,心理治疗的用机基本目标可以说是促进来访者由不一致向一致的转化。罗杰斯假设,咨询制当咨询师具备同感理解、关系真诚一致以及对来访者的用机积极关注这样一些基本特质时,可以有效地降低来访者的咨询制防御,从而使得来访者的关系感受和体验可以无障碍地进入意识且可以把意识中的东西真实地表达出来(Rogers,1959)。用机在罗杰斯看来,要促进来访者的一致性,上述途径是唯一的,所以他把咨询关系作为有效心理治疗的充分必要条件。

(二)社会影响理论

社会影响理论本是社会心理学中关于人际影响的条件和过程的理论。大致来说,以社会影响观点看待心理治疗作用机制的学者把心理治疗看成一个说服和态度改变的过程(Heppner,Frazier,1992)。以此观点来看待心理治疗始于弗兰克(Frank,1961)。

咨询关系被看作治疗过程中导致态度改变的因素之一。持此观点的研究者提出了不同的理论来解释咨询关系在来访者态度改变过程中的作用。其中有两个理论模型比较受人注意。

1.斯特朗提出的两阶段治疗模型(Strong,1968)

在治疗的第一阶段,咨询师要设法使自己在来访者心中成为一个有影响力的动因,即显得富有专业技能、有个人魅力、值得信任、关心来访者等。第一阶段强调的就是咨询关系在第一阶段工作的基础上,治疗进入第二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咨询师利用自己这样一个有力的影响源,促成来访者态度、信念和行为的改变。按照这个模型,咨询关系的作用机制在于,它通过增强咨询师的可信性,降低来访者对于咨询师的防御程度来达到态度改变。咨询关系本身并不直接影响来访者的态度,而是促进由咨询师向来访者传递影响性信息以及促进来访者对信息的接受和吸收。

2.精密可能性模型

“精密可能性模型"(Elaboration Likelihood Model,ELM)由贝蒂和凯西普(Petty,Cacioppo,1986)提出。这个理论认为,由说服导致态度改变可以有两条路线:即核心路线和边缘路线。他们把影响态度改变的各种因素分为两类:核心因素和边缘因素。说服者的专业性和吸引力等属于边缘因素,而说服性信息本身的一些特征如重要性、合理性或说服力等是核心因素。

在说服过程中,这两类因素可能都起作用,但作用的相对大小会视情况的不同而不同。到底主要由哪条路线引起态度改变,要视说服信息、来访者的动机和来访者对信息的加工能力三者的相互作用情况而定。如果来访者缺乏动机或加工能力,态度改变可能主要受边缘因素的影响。如果来访者面对一个有重要个人意义的事件并且他又有加工说服性信息的能力(动机和能力),他可能就会认真思考说服性信息本身,而咨询师的说服性信息又证据充分、具有说服力的话,来访者就极可能按说服性信息引导的方向发生改变。此种态度改变就是核心路线的改变。研究表明,核心路线所达成的改变较边缘路线达成的改变持续的时间长且较为稳定。显然,按这个理论模型,咨询关系属于边缘因素。

(三)心理动力学理论

当代心理动力学理论有关治疗关系的作用机制的观点主要来源于客体关系理论。其中依恋理论提供了基本理论框架。从这个框架理解咨询关系又存在两个不同的视角,二者分别从依恋理论中找到一个核心概念,并以此来解释咨询关系及其作用。第一个视角是把来访者的依恋模式跟来访者——咨询师之间的移情关系联系起来(Mallinckrodt,Gantt,Coble,1995)。依恋理论认为,婴儿跟母亲(或照料者)之间早期的互动经验会逐渐演变为一种内部工作模型(Bowlby,1988),这种无意识的工作模型包含着孩子对自己和他人以及对自己与他人关系的知觉方式和反应倾向。麦林罗等认为:“移情是来访者对治疗者和咨询关系的错误知觉,它导致来访者用其久已形成的对自己和他人的工作模型来处理新的抚育(治疗)性依恋中的模糊情况,并预测新的依恋(治疗)对象的动机和行为"(Mallinckrodt,Gantt,Coble,1995)。简单地说,移情关系可以看作是来访者早期依恋关系的投射。

第二个视角是从依恋理论来看待咨询关系,把咨询关系看成是来访者依恋需要的满足(D'Elia,2001)。依恋理论认为,依恋是一种有着生物学根源的需要,其本质是与一个更强大、更有能力的对象(对于婴儿,这个对象往往是母亲)建立联系,以获得照顾和保护。依恋总是伴随着强烈的情绪感受。当依恋对象在场时婴儿会有舒适、放松和安全的感受,在这种情境下儿童会作出更冒险、更勇敢的探索。鲍尔比(Bowlby,1988)曾把儿童跟依恋对象之间的纽带关系比喻为远征队和基地的关系。纽带越牢靠,远征队就越能远离基地。这一角度把治疗者看成一个随时能够给来访者提供(心理上的)安全保障的依恋对象,把咨询关系看成是一种特殊的依恋关系。依恋理论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当代心理动力学治疗体系对于咨询关系的作用机制的看法。这一理论认为咨询关系的作用在于:(1)移情性的治疗者——来访者关系使得来访者早期的依恋情况及其内部工作模型得以在治疗中显现,从而为分析治疗提供依据并指明方向;(2)咨询关系中的依恋成分为来访者提供安全感的体验,增进对治疗者的信赖,并由此引起或促进不同方面的改变。

咨询关系的发展

在咨询和治疗过程中,没有一个专门用来发展咨询关系的阶段。从整个咨询过程看,关系的建立、发展相对集中在收集资料和明确问题、确定目标等阶段。在后面的评估、治疗、结束等阶段,则重点在于关系的维护、巩固和深化以及终结等工作。

(责任编辑:婚恋情感)

推荐文章
  • 12个注意事项让成为一个高情商的人

    12个注意事项让成为一个高情商的人 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情绪低谷,感觉被生活的琐事压垮,甚至陷入人际关系的泥淖。这种状态,有时候并非来自于外界的巨大压力,而更多地源自内心的情商匮乏。冯亚强在心理咨询中发现,这种情况在各个阶层、 ...[详细]
  • 思维活动形式障碍包括哪些

    思维活动形式障碍包括哪些 思维活动形式的障碍包括以下几种:1)持续言语:病人单调地重复某一概念,思维粘滞。病人用同一个词句,回答任何问题。多见于器质性精神病或精神分裂症。2)重复言语:病人不停地重复一句毫无意义的话,不因环境影 ...[详细]
  • 什么是反射性幻觉?举例说明

    什么是反射性幻觉?举例说明 反射性幻觉:某一感官受到现实刺激时,另一感官产生幻觉,称反射性幻觉。如一位女患者,档案机要员,大学文化程度。她患了精神分裂症时,在大街上,多次在她看到不相识的人在她身边走过时,就听到:“知道你在家喝了 ...[详细]
  • 新行为心理学代表人物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实验及强化理论

    新行为心理学代表人物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实验及强化理论 斯金纳是新行为心理学学习理论的创始人,其学习理论和华生的行为心理学观点的不同之处在于,华生认为“没有刺激,就没有反应”;斯金纳则并不完全同意这一观点,他认为这一观点不够全面和准确,并提出要注意区分“引 ...[详细]
  • 男人只点赞不联系,背后心理揭秘,八大玄机你可知?

    男人只点赞不联系,背后心理揭秘,八大玄机你可知? 在今日的社交大潮中,于虚拟的平台上,一个小小的“点赞”动作竟能蕴含深意。尤其在男性和女性用户间的互动中,常观察到男性频繁点赞却迟迟不发起直接联系的奇怪现象。那么,这一行为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心理活动和 ...[详细]
  • 中枢神经系统是什么?中枢神经系统包括哪些?

    中枢神经系统是什么?中枢神经系统包括哪些? 中枢神经系统,是神经组织最集中的结构。在脊椎动物包括脑和脊髓。人的中枢神经系统构造复杂而完整,特别是大脑两半球皮层获得了高度的发展,成为神经系统最重要和最高级的部分,因而保证了躯体各器官的协调活动,以 ...[详细]
  • 女生工作压力太大辞职了怎么安慰她

    女生工作压力太大辞职了怎么安慰她 在现代社会中,女性参与职业发展已经成为了一种常态,但是,女性在职场中遭遇到的挑战和压力往往比男性还要多。在这样的情况下,有的女生可能会选择辞职,这时你该如何来安慰她呢?以下是一些建议。先关心她的感受当 ...[详细]
  • 工作压力大怎么办?减轻工作压力的方法有哪些?

    工作压力大怎么办?减轻工作压力的方法有哪些? 工作压力大是现代人常见的问题,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减轻工作压力的方法:1. 分解任务:把大的任务分解成小的任务,一步一步完成,减轻心理负担。2. 及时休息:合理规划时间,不要超时工作,定期休息,身心放松, ...[详细]
  • 【东方心理】沙盘游戏与教育理念的一次碰撞,动态与活动

    【东方心理】沙盘游戏与教育理念的一次碰撞,动态与活动 理论学习、案例演示、现场督导、实践练习,7月6日-7月9日,杭州东方心理特约督导师——黄坚老师带领杭州东方心理专职咨询师团队为海盐县教育系统的心理辅导老师们进行了为期四天的沙盘培训。经过满满的四 ...[详细]
  • 想象与做梦:做梦的好处

    想象与做梦:做梦的好处 有人把梦描绘得神秘莫测。其实梦是一种典型的无意想象,它发生在睡眠过程中。现代科学证明,每个人每天晚上都作梦,做梦的时间占整个睡眠时间的20%左右。传统的观念认为做梦影响休息,是有害的事情。现代科学的研 ...[详细]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