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成长心理 > 权威效应是什么意思?权威效应的日常例子和应用案例

权威效应是什么意思?权威效应的日常例子和应用案例

2025-05-10 00:15:11 [职场心理] 来源:重庆国月凯

权威效应是权威指一个人要是地位高,有威信,什意思权受人敬重,威效那他所说的应的应用话及所做的事就容易引起别人重视,并让他们相信其正确性,日常即“人微言轻、例和人贵言重”。案例美国心理学家们曾经做过一个实验:某高校举办一次特殊的权威活动,请德国化学家展示他最近发明的什意思权某种挥发性液体。当主持人将满脸大胡子的威效“德国化学家”介绍给阶梯教室里的学生后,化学家用沙哑的应的应用嗓音向同学们说:“我最近研究出了一种具有强烈挥发性的液体,现在我要进行实验,日常看要用多长时间能从讲台挥发到全教室。例和凡闻到一点味道的案例,马上举手,权威我要计算时间。”说着,他打开了密封的瓶塞,让透明的液体挥发……不一会,后排的同学,前排的同学,中间的同学都先后举起了手。不到2分钟,全体同学举起了手。此时,“化学家”一把把大胡子扯下,拿掉墨镜,原来他是本校的德语老师。他笑着说:“我这里装的是蒸馏水!”可见,同学们总是认为权威的“化学家”是正确的楷模,服从他会使自己产生安全感;另外,一个成绩或表现十分优秀的同学举手,逐渐地大家都举起了手,因为同学们总觉得自己的行为要与权威人物相一致才不会出错,这种现象便是“权威效应”。

  权威效应的日常例子和应用案例

(一)学校教育

权威的存在是有它重要的意义的,越是权威的人,这种影响力就越大。在学校中,老师是学生的权威,老师通过日常一系列的言行举止和情绪态度影响学生。例如,小王是一名出色的英语老师,经常在各种教学比赛中获奖,从而成了他们学校的“金牌老师”。新学期小王刚接手了一个新的班级,对学生的学情以及班级整体水平还不够了解。由于这位老师的权威性,学生们对其充满了尊重。自此之后,小王所带的这个班级无论是在学业成绩还是活动比赛都获得了优异的成绩。可见,在教学尤其是课堂管理过程中,教师对学生而言是“权威人物”,不论是专业知识还是人生阅历都有绝对的优势。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在学生中确立自己的权威,充分发挥“权威效应”,从而使自己的教学理念有效地执行。

(二)婚恋家庭

“权威效应”同样也出现在婚姻家庭当中。例如,小陈和老公结婚10多年了,夫妻关系也不错。可是,最近这几年,小陈老公嫌她唠叨,说她总爱发脾气。从生活到工作,每一个细节都要管,觉得自己老婆只盯着他缺点看。此外,上中学的女儿嫌弃小陈,说别人的妈妈怎么怎么好,自己的妈妈对她左看不惯右看不顺眼的,觉得小陈一天到晚嘴巴没有停过。此时,小除觉得特别委屈,认为自己唠叨是因为爱这个家,如果不是这样管者,这个家还是家吗?其实事后,小陈也不想这样。每次唠叨完后,小陈自己也很后悔,可就是控制不了。女人也许想在唠叨中实现“权威效应”,这是普遍存在的社会心理现象。女人以为不断地唠叨就可以改变男人、改变孩子,认为只有这种方式才可以让对方听从,来实现自己的控制权和领导权。但是唠叨多了就没人听从你的意见,同时会造成沟通困难,导致家庭的破裂。

(三)人际交往

在人际交往中,利用“权威效应”能够达到引导或改变对方态度和行为的目的。南朝的刘勰写出《文心雕龙》无人重视,他请当时的大文学家沈约审阅,沈约不予理睬。后来他装扮成卖书人,将作品送给沈约。沈约阅后评价极高,《文心雕龙》最终成为中国文学评论的经典名著。之所以初次请沈约审阅书稿其不予理睬,是因为当时的刘勰仅仅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读书人,对于沈约来说其身份毫无权威性,自然其作品也必定是平平无奇,不值得浪费时间。而后来偶然阅读《文心雕龙》,沈约当时并不知作者是谁,在初步阅读后自觉该作品水平很高,可能出自某位大家之手,因此在心里自行添加了几分权威性,于是才一改往日的姿态,耐心阅读。《文心雕龙》成为经典,一部分源自其书稿的真实创作水平,而另一部分也因为得到大文学家沈约的推荐与赞美。

(四)工作单位

小圆是一个做事非常勤快的小助理,但是有时候,她也会给她的领导许总惹一些小麻烦。有一次,许总让她打印开会用的文件。她打印好了之后就去送给领导,可是路上不小心把文件掉在了地上。由于文件是许总开会急需的,小圆就马上手忙脚乱地将文件捡起来。领导开会的时候看着稿子,发现出了问题。由于小圆打印的时候非常粗心,没有添加页码。而且,因为稿子曾撒落一地,许总给大家讲文件的时候,只能临时组织文件并重新标记页码,所以耽误了时间。知道了这件事情之后,小圆非常心虚。可是许总并没有责怪她一句,而是在下次打印的时候,亲自在小圆面前操作示范了一遍。小圆发现一个位高权重的领导,细心和专注的时候更加值得尊敬。所以在工作中,领导有时候会利用“权威效应”,用自身的行为去引导和改变下属的工作态度,这往往比命令的效果更好。作为员工,也要善于学习领导的优秀品质。

  权威效应的启示

启示1:善用权威身份

各行各业都在使用权威身份,以便达到预期目的。例如,各种商品在推销时选择的代言人,一般都是名人。之所以选择名人代言,这背后就是利用名人的权威效应,即名人很优秀,那么他或她代言的产品也一定是质量好的。又如,在小学教育中,家校配合非常重要,因为小学生处于习惯培养阶段,而很多时候小学生不听父母的话,但是某件事情若说是老师规定,老师要求,那么很多事情做起来就容易多了。因此,生活中要善于运用权威效应。尤其是当自身在某个领域已有成为权威的实力,而并未为人熟知时,要善于包装、打造自身的专业形象,以引起他人的信任,树立权威意识,进而为实力的展现打下基础。

启示2:学会质疑权威

权威者做的事并非都是正确的,有些事也只能在特定的背景下才是正确的,培养自身逻辑思辨能力才是正确判断的根本。相信权威是种省力、省思考的选择,在忙碌的生活中,小事可以稍许省力,但重大事件的判断选择必须要自己谨慎思考。在面对权威人物的教导时,我们不能盲目轻信、盲目顺从,放弃了独立思考和创新精神,我们要有反思和实践的意识。即便是权威人物,也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即便是无名小卒,也有无穷的潜力和独特的优势。因此,我们要学会质疑权威,养成勤思考的习惯。

(责任编辑:婚恋情感)

推荐文章
  • 挽回女友的方法集锦

    挽回女友的方法集锦 在挽回学院上有很多失恋的朋友,极力于挽回。每位朋友真心实意的爱都令人感动。为了让大家少走弯路,我们特意总结了很多破镜重圆公司的内部资料,在这里免费分享给大家。篇一:永远都不会管用的4种方法以下4种方法 ...[详细]
  • 认知心理学:认知科学与你的生活(原书第5版)

    认知心理学:认知科学与你的生活(原书第5版) 本书涵盖了了解人类心智的所有基本问题,例如我们如何感知他人、事件及各种事物,我们如何记忆以及我们究竟记住了些什么,我们如何在头脑中组织信息,我们如何调集这些信息以及其他心理资源以形成重要的决策。作者简 ...[详细]
  • 知觉的对象和背景的关系

    知觉的对象和背景的关系 小明和父亲在马路上散步,走着走着,小明若有所思地向父亲发问:“爸爸,马路旁的树杆上为什么都刷了白灰?还有,路标竖杆为什么又黑又白?”爸爸听完反问小明:你知道“荷花虽美,绿叶相衬”这个成语吗?“知道的。 ...[详细]
  • 从众效应是什么意思?从众效应的典型例子和启示

    从众效应是什么意思?从众效应的典型例子和启示 从众效应,亦称乐队花车效应或羊群效应,是指当个体受到群体的影响,会怀疑并改变自己的观点、判断和行为,朝着与群体大多数人一致的方向变化。从众效应的发现背景阿希从众实验,是美国心理学家所罗门·阿希在195 ...[详细]
  • 女生坠入爱河秘籍:如何激发恋爱感觉?妙招助你把握心动时刻

    女生坠入爱河秘籍:如何激发恋爱感觉?妙招助你把握心动时刻 爱情是一种令人陶醉、美妙又神秘的体验,它让人感受到生命中最深刻的情感。对于女生而言,陷入爱情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要想让女生陷入爱情,以下是一些关键的瞬间和举动。1. 第一次见面:男生展现出自信、幽默 ...[详细]
  • 实验心理学中的经典——开窗实验

    实验心理学中的经典——开窗实验 自从冯特创立了心理学实验室,实验心理学便快速发展起来。1883年,也就是冯特创立实验室的四年后,赫尔在美国建立了心理学实验室,此后心理学实验室在全美遍地开花。到了20世纪初,各种流派开始陆续登场,形成 ...[详细]
  • 什么是对话言语?对话言语的特点是什么?

    什么是对话言语?对话言语的特点是什么? 对话言语,言语之一,属外部言语范围。口头言语的一种形式。是指两个以上的人在交谈时进行的言语。例如,人们在聊天、座谈、辩论时进行的言语,都是对话言语。对话言语是最简单的言语形式,由对话者的积极配合而进行 ...[详细]
  • 知觉表象例子:从“盲人摸象”谈知觉表象

    知觉表象例子:从“盲人摸象”谈知觉表象 传说印度古代有六个瞎子,他们常听人谈起大象,可谁也不知道它究竟是什么模样。有一天,这六个瞎子一起围住一头大象,各人凭自己手摸来“考察”大象的形态。第一个摸着大象的身躯,说它“长得象堵墙”;第二个摸着象 ...[详细]
  • 女友说分手还能挽回吗?情感专家告诉你挽回的几率有多少

    女友说分手还能挽回吗?情感专家告诉你挽回的几率有多少 女友提出分手,男人们通常会怎么做呢?他们会向身边好友寻求帮助,得到一些所谓“过来人”的建议,对女友进行消息轰炸以表明自己的复合决心,做很多浪漫的事来打动女友,期待挽回这段感情。而结果却往往不尽如人意 ...[详细]
  • 意志的心理过程包括什么阶段

    意志的心理过程包括什么阶段 意志行动是一个过程,从行动动机的形成到目的的实现,经历了发生、发展和完成的历程。意志过程的心理结构可分为采取决定和执行决定两个阶段。二者相互联系,相辅相成。采取决定阶段是意志行动的开始阶段,是意志行动 ...[详细]
热点阅读